说到典韦,徐庶也来了精神。“他还好么?”

  “他随曹侯去了北疆,现在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曹侯很信任他,常随左右。”

  寒暄了两句,徐庶引着他们走进讲武堂。

  荀谌直言不讳,问起了徐庶报考讲武堂的原因。

  徐庶有些意外。“我本以为荀君不会再问这个问题。”

  荀谌一愣,随即笑了。“你也看到了我那篇文章?”

  “看到了,讲武堂的人都看到了,对荀君的卓见深表赞同,都说颍川荀氏果然与众不同,代有贤人,将来必能兴盛。”

  “是么?”荀谌心中欢喜,却还是谦虚道:“我可是被骂得不敢在太学多留,只能躲到长安城中。”

  “哈哈哈……”徐庶大笑着扬扬手,不以为然。“当年叔孙通为汉家制礼,有鲁国儒生斥之不合古,叔孙通谓之鄙儒。如今之儒生,亦不乏此等人,只知固守章句,不知学问当因时而变,只认百姓,不认万民,因小利而忘大义。荀君不必与这等人一般见识,待其自灭。”

  第七百七十二章 弃虚求实

  听到鲁国儒生几个字,荀谌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孔融,突然轻松了许多。

  仔细想想,孔融还真是对不起圣人血脉。枉有早慧之名,除了登李膺龙门之外,根本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

  他只会批评,却无所建树。

  “你考入讲武堂,是诸葛亮的建议吗?”

  “算是吧。”徐庶淡淡地说道:“以前不肯读书,是因为以我的家世,恐怕也难以读书入仕,转而习剑。现在不愿读书,则是觉得圣人之道未必在书本之内,不如从军,既能谋生,也能开拓视野。所以诸葛亮一说,我便应了。”

  荀谌眉头微皱。“元直,圣人之道固然未必尽在书中,但典籍却是圣人所传,乃是求道的门径。不读书,如何知道?”

  徐庶回头看看荀谌。“刘表既是宗室,又是名臣之后,本人也学问渊博,堪称大儒。荀君觉得他知道吗?恕我直言,真正以读书知道的人,我没见过,倒是看到不少迂腐之辈,甚至是伪君子。”

  荀谌反唇相讥。“讲武堂虞祭酒是迂腐之辈,还是伪君子?”

  徐庶咂了咂嘴,神情有些尴尬。

  一时不慎,说得太绝对了,被荀谌抓住破绽,反倒无法应对。

  “如果你想拜访的是读书人虞翻,那你就来错了,现在就回头还来得及。”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有如在耳边一边。

  荀谌停住脚步,抬头一看,只见前面的楼上有一人凭栏而立。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眉宇间毫不掩饰傲气。

  徐庶连忙说道:“荀君,毛君,这就是虞祭酒。”

  荀谌心中不喜,拱手道:“那敢问足下是什么人?”

  虞翻轻笑一声。“度田只是行王道的办法之一,本身并非王道。读书也是求道的办法之一,本身并非求道。同样的道理,你明于彼而拙于此,着实令我惊讶。”

  荀谌顿时面红耳赤。

  虞翻用他的文章来反驳他的观点,这可比他利用徐庶的一时失言来堵徐庶高明多了。

  如果说徐庶只是鲁莽,那他就是虚伪,至少是不懂装懂。

  即使如此,荀谌还是反问道:“不读书,如何求道?”

  “三皇五帝读什么书?”

  “三皇五帝乃是圣人,生而知之,自然不用读书。可是圣人不常有,普通人不读书,岂能知道?”

  “天高地卑,日月经行,寒来暑往,风鼓雨润,道在其中,何必读书?如今太学嚣嚣,群言鼎沸,守私利而忘公义,惧战乱而不治其因,逞小智而拒大道,是他们读的书有问题,还是他们自己有问题?”

  荀谌语塞,血往脸上涌。

  毛玠拱手施礼。“陈留毛玠,见过祭酒。未落席而受祭酒之教,幸甚。”

  虞翻转头看向毛玠,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毛君虽然迂腐了些,却能安贫乐道,不违本心。能与毛君一见,也是我的荣幸。元直,请毛君登堂。”

  “喏。”徐庶下意识地应了一声,话一出口,又有些尴尬。

  虞翻只请毛玠登堂,荀谌怎么办?

  “祭酒?”

  虞翻淡淡地说道:“我不是读书人,我只是求道人。荀君若是问道,不妨一起来。若是谈经论典,恕虞某无暇奉陪。”

  荀谌苦笑,摇摇头。

  当初荀文倩就提醒过他,虞翻是狂生,不能以常理计。现在一见,果然如此。真要与他计较,丢脸的还是自己。

  “谌虽愚钝,不知道,但能听祭酒与孝先论道,自然也是要听一听的。”

  “那就来吧。”

  徐庶大喜,躬身相邀。

  荀谌、毛玠登堂,上了楼,来到虞翻面前。

  荀谌看了一眼正堂。

  刚才在楼下时,他只听到虞翻的声音。现在上了楼,才发现楼中人不少,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却几乎没有声音。

  大堂正中央,摆着一个木架,架上有大大小小的圆环,每一个圆环上都有一个球,似乎还可以滑动。几个人围着木架,正轻声商量着什么。

  “这是……”

  “浑天仪。”虞翻伸手示意,请他们入座。

  荀谌却没有坐。“是洛阳的浑天仪吗?看起来……不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