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几十万人的大战,还是攻城战,想要几天内分出胜负显然不可能。

  哪怕秦军有心理优势。

  这一战败了,司马炎族灭国亡,当然会卯足力气玩命。

  过不多时,苟晞一身是血的回来,“属下未能取下张方首级,请陛下降罪!”

  杨峥一把扶起,“这次没取他首级,下次再取就是。”

  “谢陛下。”这一战他的表现实在亮眼,智勇兼备。

  “苟将军以为此战该如何打?”杨峥问道。

  苟晞一愣,显然没想到大秦皇帝会向他问策,接着满脸的激动之色,支支吾吾道:“属、属下以为、为,应该深沟高垒,先立于不败之地,以待敌之败。”

  “继续说。”杨峥鼓励道。

  “司马炎集重兵于邺城,不可持久,陛下可先取青兖,再取幽冀,隔绝内外,则晋国不灭而灭,大秦不胜而胜。”

  以苟晞的地位,接触不到秦国高层的东西。

  但能说出与军中高层差不多的谏议,说明此人的能力。

  杨峥笑道:“大善,君当勉力,朕在太极殿虚席以待!”

  能进入大兴城太极殿议事,至少是重号将军。

  连刘珩都没资格,只有殿中当值的时候,才能肃立在偏侧。

  苟晞现在才二十出头,得到皇帝的亲口许诺,这是何等的荣耀?

  “属下纵然粉身碎骨,也无以报效皇恩!”苟晞单膝跪了下去。

  周围亲兵、将佐一阵眼红。

  杨峥此举意在培养大秦的二代帅才。

  大秦版图日渐辽阔,不缺冲锋陷阵的猛将,却缺少独当一面目光长远的帅才。

  一场没有分出胜负的激战,让双方都冷静下来。

  接下来两天,战场陷入平静之中。

  为下一场大战养精蓄锐。

  将士们伐木凿石挖掘堑壕,深沟高垒,加固营防。

  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当年攻灭邓艾,俘虏了他的掘子军,这么多年,掘子军的规模不断扩大,足有两万人之众,战时修建工事,闲时在后方修桥补路。

  两天功夫,便略有规模。

  杨峥本想学曹操,来个水淹邺城。

  但前人用过的办法,属于开卷考试,自己知道,司马炎也知道,战场附近的地形承接太行山的山势,西北高,东南低。

  杨峥不但不能水攻,还要防着司马炎给自己玩个“水淹七军”。

  不过曹操水淹邺城时是四五月丰水期,现在十月枯水期,这招难以实现。

  若是筑起水坝,先淹没的不是邺城,而是秦军大营。

  曹操击败袁家兄弟后,在旧城基础上扩建新城,筑冰井、铜雀、金虎三台,地势较高,大水冲不到他们。

  秦军大营刚刚弄起些规模,晋军发现情况不妙,又来挑战。

  杨峥一概不予理会。

  靠得近了,直接以弩箭驱散。

  晋军骂骂咧咧的退走。

  刘珩带着锣鼓手在前阵敲锣打鼓的骂回去。

  你司马炎把邺城搞成铁桶,那就一辈子在铁桶里面,最好别出来!

  第七百九十四章 割土

  邺城之中。

  司马炎紧张的关注着前线的局势。

  听到互有胜负后松了一口气。

  秦贼被打的深沟高垒,说明己方占据优势。

  为了此战,他把府库中积攒的钱帛全都拿了出来,赏赐将士,承诺退敌之后每人二十亩良田,这才提升晋军的士气。

  不管能不能实现,先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再说。

  这招果然管用,晋军上下无不奋命。

  “赏张方明光甲一副,宝剑一口,美姬二十!若能擒杀杨贼,朕以郡公相待!”司马炎非常慷慨的画了一个大饼。

  众臣互相传递了一个眼神,多有嫉妒之色。

  “邺城虽坚,却不可持久,需青兖幽冀为援,方可与秦贼周旋,秦贼深沟高垒,我军不可自困于孤城之中,当加固黎阳、广平、阳平、内黄等地防守。”荀勖一改往日之低调,积极为司马炎出谋划策。

  现在秦军固守,邺城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最好分散出去,一来增加其他城池的防守,二来减少粮草压力。

  “荀侍中所言甚是!”众人附和。

  司马炎也点头称是,不过目光一闪,幽幽道:“荀卿,不知吴军何时驰援啊?”

  颍川士族与钟会勾结,许昌失守,无疑给了司马炎一击重击。

  而没有荀家点头,颍川士族又岂会如此配合?

  所以现在荀勖的地位非常微妙。

  司马炎这么问,点明了荀勖与钟会勾结之事。

  荀勖全身一震,没想到司马炎这么直接。

  此时若回答错一个字,恐怕今日就出不了这个门。

  司马家若是起了猜忌之心,也就意味着鬼门关不远了。

  冯紞、何劭等人幸灾乐祸的眼神投过来。

  荀勖从容道:“钟会屯兵许昌,不取淮泗,其用意必在邺城大战,陛下若能挡住秦贼,则吴军自会北上。”

  这个时候说不知情,或者推脱,绝对是找死,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让司马炎知道自己作为中间人的价值,有所顾忌。

  好在司马炎城府极深,不会意气用事,能忍下去。

  司马炎一派云淡风轻模样,脸上没有任何不悦之色,意味深长道:“朕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