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且慢

  “ ()”

  谭振华没有回答吴达观的问题,而是对胡克继续说道:“那么胡克先生,你觉得霍克先生会反对达成这桩交易吗?”

  胡克答道:“不,他不会,无论是出于我与霍克先生的私交,还是出于不列颠政府的官方立场,他都没有理由阻止这桩交易,谭,你放心,霍克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绅士。”

  小霍克随即笑道:“要不要我离开一会儿?没关系的。”

  胡克笑着摇头道:“不,霍克,我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而且这桩交易最终要想达成,也必然需要通过政府的审批,我不会做出卖我们大不列颠利益的事情,关于这一点,霍克你应该非常清楚。”

  “所以我不必有所顾忌对吗?”谭振华笑着问道。

  见到胡克微微的点头后,他转向了吴达观道:“吴老,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胡克爵士是想向我们推销一款新发动机的生产技术,它由MK202发展而来,而在米国,它有一个全新的名称,叫做“TF41 912-B52”,胡克爵士,我说的对吗?”

  最后一句他显然是对着胡克说的,而胡克也报以赞同的点头,并叹道:“所以,谭,你们的情报能力真的非常让我惊讶,竟然连这样一款尚未出生的发动机都知道。”

  谭振华笑了笑,没有接胡克的话,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这个信息在现在这个时空知道的人虽不能说是寥寥无几,可也绝对不多,至少,吴达观等人是绝无获取它的渠道。

  而他之所以能够一口报出那台发动机的型号,实在是因为在前世的军坛网络之上,有太多的军迷或者更精确一点,军迷中的航空迷总结过80年代最遗憾的两件错过:“斯贝”和“运十”。

  尽管“斯贝”最后有了相对完美的结局,它最终还是被华夏仿制成功,并被冠以“秦岭”之名并成为“飞豹”的心脏驰骋在了蓝天之上,可那个时候,已经是踏入了新世纪的2002年,它的技术状态和性能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而在这许许多多表示遗憾的军迷中,就有好事者将“斯贝”的整个家族发展史扒拉了出来,并将这一款发动机视为“斯贝”发展的终极形态——TF41 912-B52。

  TF41发动机,是米国艾利逊公司在购买了罗罗公司的“斯贝MK202”全套专利技术后,在其核心机“RB168-25”上继续发展的产物。

  艾利逊在购得该项技术后,随即联合“罗罗”一道,对这款发动机进行了深入的改进,首个成熟型号版本TF41-A-1于1967年10月首次运转,1968年7月交付生产,并于1969年3月正式定型,随即被米国空军采用装备在了其A-7“海盗”攻击机上。

  这次的改进包括取消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采用全新的风扇和低压压气机,将原来的5级风扇改为3级风扇和2级低压压气机,风扇直径由826mm增加到950mm,从而增加了空气流量和压比,取消进口导流叶片,将高压压气机由12级改为11级,并将涡轮导向器叶片和转子叶片的安装角作了修改,由于这些修改,发动机的军用无加力推力提高了17%,从5.45吨提高到了6.45吨,而在随后推出的改进型号TF41-A-2中,更是将推力进一步提高到了6.68吨!

  TF41的这两款改型发动机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台在米国服役,可以说是一款非常成熟的发动机。

  在这个基础上,为了竞争米国海军F-14“熊猫”战机的换发项目,“罗罗”联合“艾利逊”进行了更深入一步的改进,为TF41-A-2重新设计了加力燃烧室,并一举将这款被命名为“TF41 912-B52”的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到了10.5吨!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要知道米国全新一代的发动机F100和F110,目前状态下的加力推力也就是这个水平,只不过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材料,使其质量较轻,因而推重比较高罢了。

  可惜的是,由于米国海军和空军的内斗,导致F14换发的项目迟迟不能落地,而实力相对弱小的艾利逊公司在与北美两大发动机巨头——通用及普惠的竞争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只得将这个项目草草终结,这也导致了这台“TF41 912-B52”发动机永远地停留在了试验阶段。

  胡克爵士简单向众人介绍了这款发动机的由来,而听到了这一切的吴达观已经坐不住了。

  10吨级的涡扇发动机,而且是基于原来的“斯贝MK202”发展而来,那不就是说,在西京发动机厂现有的基础之上,只要稍加调整,就能生产了?

  他不由得急迫地追问道:“胡克,请你告诉我,这台发动机目前到底处于什么转态,如果要搞完它,还需要做些什么?”

  胡克想了想答道:“其实剩余的工作量并不大,因为它是基于TF41-A-2发展而来,在TF41-A-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段加力燃烧室。当然,吴,你应该知道的,在航空发动机上增加一段加力燃烧室,可不仅仅是焊接一段管子上去那么简单,需要做相当多的匹配实验并且解决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必然出现的重心调整等,而且,所有的适航实验都需要重新做一遍,而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经费的支撑。”

  “按照你的经验,还需要花多少钱,用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内容?”吴达观紧追不舍。

  胡克答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至少需要两年,并且还得是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

  “那么胡克先生,你向我说起这台发动机,是打算以什么方式和我做这笔生意呢?”谭振华一边问出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一边眯起了眼睛。

  “一口价,5千万英镑,所有关于这台发动机的一切都打包卖给你们,包括所有的前期图纸和已经生产出来用作实验的9台发动机、以及前期所有的实验数据。”胡克爵士的答案简单明了。

  “我答……”吴达观脱口就想同意,在他的心目中,这几台发动机,这些实验数据、这些图纸都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无价之宝!

  而且在他想来,谭振华也一定会同意的,毕竟从这几天他与谭振华的接触中,早就发现,这个年轻人对于新技术的执着追求远甚于对金钱的喜爱,他甚至有一种感觉,谭振华之所以那么拼命地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能有朝一日将这些全球最顶尖的技术都买到自己的手上。

  特别是今天,谭振华眼都不眨地谈下来两笔金额巨大的生意,并用挥舞着的支票本将小霍克彻底砸翻在地的场景让他更是坚信这一点。

  可惜,他听到的,却是谭振华急急叫出的一声:

  “且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