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星星之火
“ ()”
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看着市侩了点,但的确就是这个世界的现实。
钱,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一切,但是有些时候,拥有金钱的多少,的确是世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社会地位如何的标准,至少,也是标准之一。
而当拥有的金钱达到了某个数量级的时候,更是如此。
所以,当谭振华说出这五位老人拥有的金钱达到了百亿美元这个数字的时候,就由不得詹诺竹不吃惊了。
他急急追问道:“都是哪几位老人家?”
谭振华一撇嘴,心中暗道:“看看,一听到美金就这个德行,连老人家都出来了,平常也没见你个死瘸子那么懂礼貌啊?”
他微笑着说道:“这五位老人家就是香江“甬港会”的主要成员,分别是娱媒霸主邵毅夫、船运巨头包钰刚、百货大亨王宽城、纺织元老厉舒雄、以及实业巨子曹光标。”
“咝~哈”!
詹诺竹闻言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五位的名字,在今天的华夏,别人可能还不太熟悉,可一直从事情报工作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那真是随便跺跺脚,香江也要抖三抖的人物!
他追问道:“振华,你是说,他们几位,都是这什么“香江甬港会”的核心人物?”
谭振华点头道:“不错,虽然这个“甬港会”不光是他们几位,但按我的观察,他们这几位才是这个会的核心。”
“你说,他们五位有意联袂回甬港祭祖?”
“是啊,要不我跟你废那么多话干嘛?”
“这可真是件大事了。”詹诺竹说道,随即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振华,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我需要马上向上级汇报看如何安排。对了,他们有说什么时候去吗?”
谭振华一翻白眼:“我这不正跟你商量着么?不过我从香江回来的时候,老人家们跟我说了,越快越好。”
“行了,这事交给我了,你等我消息。”詹诺竹说罢,立刻起身,直接出门就跑了,倒把个谭二公子晾在了一边。
谭振华起身去关上了詹诺竹走的匆忙都没来得及带上的门,摇了摇头,腹诽了一句:“德行,看见有钱的粗腿就急着冲上去抱了吧?还有脸说我,哼!”
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想了想,还是先打给了郑项青,温州那边才是他实业部分的根基,无论是现在已然硕果累累的迷你风扇和咖啡机,还是正在孕育当中的4旋翼无人机、新型镍镉电池,都是他的心头肉。
相比起来,香江那边虽然挣钱的速度超过了印钞机,在他心目中却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
他和郑项青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知道了自己最关心的几个项目均进展顺利,也知道了闻州那边的形势在他不遗余力地牵引下,正沿着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进程愈行愈远。
自从4月份从广交会上获得了天量的各种订单后,整个闻州市上上下下都被彻底调动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建设和生产的浪潮。
别的不说,就说那一千多万美元的农副产品订单,就让闻州市一大波大大小小的工业单位都红了眼。
订单是农副产品的,怎么会让工业单位红眼?
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你就比如海产品订单。
你要下海打鱼,那至少得有条渔船对吧?可闻州市水产公司原先那几条老旧不堪的渔船,你指望能打上来几条鱼?
那怎么办?
办法有两个,一个当然是现造新船,一个呢,就是将原先当做别的用途的船拿来改造。
但不管是哪一种办法,都离不开船厂参与。
诺大的闻州市,船厂也不止一家,分别叫做一厂和二厂,不过规模都不算大。
虽然闻州市的这两家也叫做船厂,可与魔都的沪东船厂、江南船厂或者渤海大联那样老字号的国营大厂比起来,连人家的半个车间都比不了。
这两家原本都只是百来人的小型市属工业企业,承担的主要功能也就是为市里几家单位的各种小船做做日常维护,偶尔能接到个造条渔船的任务那都是要放鞭炮庆祝的大项目了。
可这次倒好,两位厂长被叫到市里开会,给压下来的任务是:半年之内,分别造出20条长度超过30米,排水量达到百吨级的渔船,配备260马力以上的柴油机,同时改造20条老船为渔船,并且言明:干得出来重奖、干不出来下课,绝无二话!
两位厂长大人被这胡萝卜加大棒当场就砸晕了过去,拍着胸脯跟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可等到回到厂里一算才发现,从人员到物资储备就没一个够的。
这可这么办?
两位厂长大人也是久经风雨的能耐人,就连使出的招式都一模一样:立刻召开了全厂会议,一口气成立了好几个什么“五四青年突击队”、“三八红旗突击队”、“物资采购突击队”等等组织,四面出击,从物资采购到生产组织,忙成了一锅粥。
为了完成这自从建厂以来最大规模的订单,两个厂都拼了,采购物资的钱不够怎么办?找银行借,押上厂里的全部身家;人不够怎么办?把所有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只要还能动弹的都找回来;物资不够怎么办?厂长亲自带人天天去堵计划管理委员会的大门……
造一条船,哪怕只是条百吨级的近海捕捞渔船,那也牵涉到了大量的社会分工,绝不是一家小小的百人企业能包打天下的,从柴油机到钢材,从通讯器材到捕捞设备,从生活设施到冷冻储存,等等等等,数十家配套的企业也因为这个巨大的订单而忙碌沸腾起来。
就这样,在天量外贸订单的牵引下,整个闻州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被动员起来,从产品端不断向供应链上游传导、扩散……
甚至就连公安局的傅大局长都忙的脚不沾地。
他忙什么?
当然是忙着维持秩序了。
各家单位都被订单压得喘不过气来,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成了抢手货,从人员到原材料,无一不是如此。
比如:被各家单位原先视为包袱的退休工人群体突然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馍馍,原先的单位猛打亲情牌,希望老工人们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回去指导工作;可别的竞争单位更是开出了天价的工资充当诱饵。
就比如刚才说的闻州两家船厂,为了争夺某位已退休的高级技工,据说差点在人家家里上演全武行!
至于计划管理委员会的门前,那更是天天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据说生生将其门槛都踩下去半截,把闻州市计委主任吓得都不敢在办公室办公……
这样下去可不行,市里只好让傅局长抽调警力天天到计委门前站岗维持秩序。
可需要他维持秩序的又何止计委门前这一处?还有市煤炭厂、市电厂、市化肥厂、市钢铁厂……几乎所有涉及到基本能源及生产物资供应的企业门口,都是这副德行。
傅大局长每天一睁眼就被各种申请支援的电话搞得头昏脑涨,有限的一点警力全撒出去了,就连办公室里的文职人员都全部出动,哪里还有闲心管那什么“八大王”的案子?所以每次李厅长打电话来问情况,他也只好含糊其辞,一拖再拖。
这些,其实都在谭振华的预料之中,事实上,他制定“连环九计”之“顺手牵羊”,就是为了达到今天这样的效果,而现在,他已经达到了目的。
闻州市,正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奔驰在改开的道路之上,没有任何的犹豫。而谭振华相信,闻州迸发的这点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九州大地。
挂断了与郑项青的冗长通话,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安排一下那件事情,谢力已经在抹谷站稳了脚跟,所以,那件事也要着手进行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在听到听筒中传来询问的声音后,沉声说道:“嫂子,我是振华,下一步的行动,可以开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