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另辟蹊径

  “ ()”

  “你说什么?”

  王集山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来研发生产?这可能吗?这和自己一向习惯的立项拿课题发论文的流程,严重不一致啊,他这次过来,本以为是有人愿意资助他完成这项研究,这种事情在华夏的大学里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没想到,人是见到了,可说的却是另外一出。

  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郭蓉玮。

  郭蓉玮也没闹明白谭振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干咳一声说道:“振华,你跟王教授好好说说怎么个主意,别一惊一乍的。”

  谭振华笑道:“王教授,是这么回事,我这位朋友郑项青呢,刚接了好几个国外订单,手头上有些钱,他最重视的就是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听说了您这个项目以后,觉得非常有前途,正好我们的无人机项目上也用得到,所以有心想投资一个厂,专门来生产这个电池产品。

  但是,对于电池我们都是门外汉,只有您才是专家,所以需要您的专业意见和指导,他的意思呢,是您用技术入股,我看,就算20%吧,总投资100万人民币,在闻州专门建立一家工厂,来生产这个电池,当然,这个投资首先就是将产品的研发工作做完,其次才是购买设备等费用。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工作都由这位郑老板负责,您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安心负责好技术就行,您看这样行不?”

  谭振华说的风淡云轻,王集山心中却翻江倒海。

  这个小朋友看年纪只有十七八岁,自称是郭蓉玮的学生,那也就最多还在读大学低年级,谈起投资100万办个企业却仿佛轻描淡写,好像那点钱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他是什么来路?

  不过,他提的这个方案倒的确吸引人,先不谈那20%的股权,就是这100万投资到位以后,自己的研究就能顺利开展下去了,仅仅这条就足以让他动心。他这一趟,不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吗?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小谭同志,你说的也不是不可行,但是这股权的事情……”

  谭振华问道:“王教授,您是觉得这个比例低了?”

  王集山连忙摆手扭捏道,“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华夏私人在企业持股,好像不太方便吧?”

  谭振华笑了:“王教授,您说的倒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相信,这事过几年就能解决。在这之前么,您如果信得过我小谭,咱们可以这么办,您的股权暂时寄存在公司里,咱们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好,在您方便的时候,随时转给您,这事,就让我郭老师做个见证,咱们今天就立个字据,如何?”

  说罢,谭振华看向郭蓉玮,王集山也转眼看他,郭蓉玮骑虎难下,心道好你个臭小子,这老师拜的,全给你当枪使了,你是一点都不浪费资源啊,不过,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推辞不得,只好点头答应了。

  谭振华对郑项青说道:“项青,辛苦你一下,就在这里拟个合同,写明股份代持的事项,让王教授放心。另外你回去就用这家香江公司的名义,在闻州申请成立一家下属的全资控股独资企业,名称就叫“华青电能”好了。”

  郑项青闻言,赶紧记下,跟郭蓉玮借了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看他这番做派,郭、王二位都明白了,敢情这家所谓的“香江华青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面前这位姓谭的小子。

  郭蓉玮不忿地说道:“好你个谭振华,你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趁今天赶紧都交代了。那天詹诺竹说你是个小财主,我还不相信,你自己也否认了,现在看来,你这是故意隐瞒啊,你的确不是个小财主,你是个大资本家!”

  谭振华见自己的面目被识破,便也不再隐瞒,陪着笑脸说道:“郭教授,我这点小钱,哪里能算什么资本家,勉强能支撑起王教授这样的细水长流的小项目。要说大资本家,还得是今天詹哥跟我说的荣家那样才能算,我连人家拔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郭蓉玮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你先把王教授这边的事掰扯清楚,咱们那无人机的事情还没完,回头再跟你算账。”

  谭振华涎着脸答应了,转过脸来正色对王集山说道:“王教授,今天把事情说开了,那咱们从今往后就是一家人了,不过就算是一家人,也要把丑话说在前面,免得将来闹矛盾不好收场。”

  王集山愣了一下,他一个钻研了一辈子科研的老学究还真不擅长这样的场合,忙问道:“振华,你说说看,都是些什么事情。”

  谭振华说道:“主要就是这个知识产权方面的事情,您既然用技术入了股,那这技术就属于公司了,您或者说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在没有得到公司正式许可的情况下,都不能将这个技术转让或者授权出去,否则就是违反公司纪律,公司有权按照自己的损失来申请追偿。”

  王集山点头道:“这是自然,振华你不用说我也知道。还有吗?”

  谭振华笑道:“王教授,郭教授,您二位也别多心,你们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的操守我是相信的,不过,你们都接受过全国一盘棋的教育,讲究个无私奉献,有兄弟单位求援的时候,向来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我怕你们一时抹不开面子或者说漏了嘴。”

  王集山点头道:“振华说的也是,过去我们都是这样的,看来,我今后确实要注意一下这个方面。”

  “还有一样,因为这个电池的基础研究是在学校完成的,甭管学校实际付出了多少,他确确实实是付出了的,为了今后方便,我觉得有必要跟学校谈一谈,将前期的成果一并买下,后期的研发投入我们和学校协议执行,经费由我们出,成果当然也是我们的,学校可以发表论文,不过什么时候可以发表,也需要我们同意,这算定向委托研发。”

  王集山略一思忖,开口道:“振华你说的很有道理,确实应该这样,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事先分清楚,将来省得麻烦,那这事情,谁去办?”

  谭振华一指郑项青,“当然是他,他可是华青投资和华青电能的双料CEO。”

  正在咬着笔杆琢磨合同的郑项青一听,两手一摊,假假带着哭音说道:“我就知道是我,刚打最南边回来,你就一竿子又给我支到最北边去了,我怎么这么命苦。”

  谭振华笑道:“这叫能者多劳。”

  众人皆笑,就连郑项青也跟着苦笑了一阵,谭振华收敛了神色对王集山说道:“王教授,虽说这镍镉电池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但是我还是想提醒您一句,这个电池是有缺陷的,镉这玩意儿毕竟属于重金属,对环境有污染,搞不好还影响人的健康,我听说您还在开展镍氢电池方面的研究?”

  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王集山立马来了精神,他说道:“是的,1976年,由飞利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镍氢电池,并在去年也就是1980年开发出了稳定的用于镍氢电池的合金,其论文发表在SCI上面,我看了很感兴趣,正好我也是搞这方面研究的,就照着论文上面的方法制备了两只做测试,其中一只我寄给了郭教授,听说他装在你的无人机上用了?

  不过么,这个东西现在只能算原理样品,距离实际商业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电解液到电极材料的成份确定以及制备方法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使用安全性和充放电次数都还不确定,我自己实验室那支,只是进行了不到10次的充放电实验就坏了,完全不具备实用价值,短期内恐怕是见不到效果了。

  但是,国际上既然已经有了商业化的成品,说明这个方向必然是可行的,这就有继续研究的价值,其实,不光是我想搞,天京市楠开大学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听说他们已经开始内部做立项的准备,其实我们学校虽然否定了我镍镉电池的项目,但对我提出的镍氢电池的项目倒是挺上心。”

  谭振华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其实我想说的是,王教授,我个人建议你放弃这方面的研究。”

  “什么!”

  王集山顿时懵了,怎么刚才还对新技术求贤若渴的谭振华,却对这门前沿的科学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急急问道:“为什么?”

  谭振华笑着解释道:“王教授,您别急,我不是拦着您研究最前沿的科学,也不是不看好镍氢电池的方向,我只是想问您一个问题,楠开大学的那个团队,能力如何?”

  王集山回答道:“那还用问?楠开大学可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了,他们的学术带头人申泮闻教授是咱们这一行的翘楚,本人也是华夏科学院的学部委员,论水平论人脉可不比我们哈工大差,说句不好听的,比老郭这所宁航还强多了。”

  “那要是国家拨的研究经费,只够一个团队开销的,那是给楠开呢还是给你们?”

  “这……五五开吧,都有可能。”王集山踌躇道。

  谭振华却从王集山迟疑的回答中,听出了明显的不自信,也是,跟一个学部委员带领的团队争夺课题,任谁都会心虚,不过,这样更好,对他谭振华更加的有利。

  于是他微笑开口道:“五五开?我看悬吧?这位申泮闻先生我也有所耳闻,乃是我们华夏无机化学方面的权威之一,您和他竞争课题,恐怕还是要稍逊半筹吧?所以,我的意见是您不如和他们岔开来,让他们去搞镍氢,咱们另辟蹊径,这样不是皆大欢喜吗?”

  王集山有点明白谭振华的意思了,他想了想,试探地问道:“振华,我听你的意思,难道是想把我们的方向改成锂?”

  谭振华微笑点头,“是的,我说的就是锂,确切地说,是锂离子二次电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