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天幕现在讲述的,应该是炼丹的时候“炸鼎”的现象吧?

  难道这“炸鼎”,才是重中之重?!

  刘彻懂了,先前的那些“炼丹”都不重要,这“炸鼎”才是真正的火药!!

  春秋战国时代的各国国君们,很多人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随后猛然惊醒一般。

  我擦!这东西会爆炸?!

  遇到火焰、撞击,就爆炸???

  他们纷纷展开了无限的联想,那这种东西用在两国交战里岂不是所向披靡?!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只是不知道爆炸的威力如何?但是就算威力不大,也可以用更多的量,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吧!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及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历代国君,猛然瞪大了眼睛。

  这东西!有用啊!!!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史记》《越绝书》等

  徐锡祺. 炼丹与火药的发明[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7-10.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蝶 3瓶;

  第43章 火药从炼丹开始4

  至此, 天幕又提到另外一个方法。

  乃是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里记载的、处理雄黄的方法之一:

  【第六种方法,是将雄黄与硝石、松脂、玄胴肠“三物炼之”。】

  【在这之中, 硝石是强氧化剂;松脂与玄胴肠里面都有碳、是强还原剂;雄黄里面又有硫。】

  【这四样东西的结合,与早期火药配方几乎完全相同。】

  汉武帝:思索一番。

  之前天幕提到《抱朴子》里的第三种方法, 是说硝雄混剂,遇到火或者撞击会产生爆炸。

  这次又提到第六种方法, 而这两种方法,显然是归于一处的。

  汉武帝的目光, 落在碧空中“与早期火药配方几乎完全相同”的字幕上。

  那么——

  汉武帝现在十分确信:

  特么这里说的“火药”根本不是炼丹的药啊!从头到尾都不是仙药啊!

  而且也不是医药的药啊!

  这里所说的火药, 目的就是爆炸,爆炸才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也是终极目标!

  刘彻一瞬间欲哭无泪, 连忙把自己的随身屏幕划给旁边的霍去病。

  刘彻:秦始皇骗朕, 你去骂他。

  霍去病:?

  问题是我看不见您的随身光屏,谢谢。

  刘彻:那用你自己的光屏骂他,私信他, 让他的私信爆炸。

  霍去病:_(:_」∠)_

  刘彻一边气得想打人, 一边又兴奋地注视着天幕、听着天音。

  他觉得自己要发达了。

  有了这种会爆炸的火药, 别说什么匈奴了, 这个时代, 还有谁能与他们抗衡?

  秦始皇也是快乐到转圈圈,现在他已经拥有了类似于早期火药的完整配方!

  雄黄、硝石、松脂、玄胴肠。

  还有它们的原理:硝石、碳、硫。

  至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等, 虽然现在还听不懂,但是目前来说, 问题不大。

  在战国时期, 还是秦王的嬴政, 则是更加聚精会神地,记录天幕述说的内容。

  这个时代,要变天了。

  诸侯国,可能都会制作出会爆炸的火药,并且他们肯定也已经想到了它的用途。

  他们很可能会将火药用在战争之中。

  但无论如何,嬴政自信他们秦国绝不会败。他依然会带领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墨子看见这些,深深地皱眉。

  他已经在弹幕里开始游说,希望大家不要将火药用于战争,比如订立一些条约。

  他们这些人,还看见天幕上,浮现出两串令人费解、完全看不懂的符号。

  这两串符号,与之前的符号长得很像。

  但是却又更为复杂。

  实际上,这是两个化学方程式,显示的是雄黄与硝石、松脂、玄胴肠,四者结合的反应。

  而众人也纷纷地将其记下。就算一时之间看不懂、无法理解,但也可以课后思考。

  这时候,天幕又说起十分有用的信息——

  【现代化学家的试验证明,当硝石占据的比例稍大、温度稍高、上下器皿又密封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的现象。】

  嬴政:硝石比例大,温度高,密封。

  他当即在这段话里,划出了三个关键。现在距离“火药”又更近了一步。

  扁鹊看到这里,自然也发现自己的误解。

  扁鹊:几欲昏厥.jpg

  敢情,我看了这么半天,都白看了!

  这分明是在专门讲“爆炸”吧!!!

  扁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跳起来,要抓狂了。我一直以为是讲医学啊!!!

  阴暗地蹲在角落里画圈圈.jpg

  【在古代,炼丹师们多次遇到炸鼎。比如《真元妙道要略》里写道——】

  天音念起的同时,天幕同步浮现对应的文字: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唯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

  【这里的“密”,应该是指蜂蜜的“蜜”,“蜜”加热之后,会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便是火药配方。如此炼丹,则会导致失火,烧及人的手、脸,乃至把炼丹的屋舍也给烧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