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的麻药还是麻沸散一类的,初生的婴儿怎可能撑得住?

  然而太后按捺不住了,她希望有人能赞同自己的意见,与自己一同催促顺治做决定。

  “这事儿瞒不住多久,若被前朝官员以及世家察觉,定会拿这做文章,到时候别说牛钮,连我们都会受到牵连!”太后语气无奈,神色颓然。

  孟婧明白了二人的立场。

  太后想尽早为孩子做手术解决这件事,但顺治因顾及孩子的性命,不敢下决定。

  此时她站边任何一方,都会惹得另一方不悦。

  她向前走了两步,恭顺而温柔地站在二人面前,用商量的语气另辟蹊径道:“不如皇上与太后将那位太医召来,详细说说如何处理。”

  太后见她愿意推动事情进展,不等顺治反应,便让身旁一直陪伴的苏麻喇姑出去传唤太医。

  顺治则面露不满,觉得这皇后果然是太后的侄女,一心只想帮着太后。

  过了将近一刻钟,一位高大魁梧的大夫站在了他们的面前。

  高大的太医躬身道:“臣高正宁,拜见皇上,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后娘娘。”

  孟婧原本以为太医都是温文尔雅的形象,不曾料到这高正宁身高将近一米九,虎背熊腰,再配上剑眉星目和硬朗的脸部线条,活脱脱一副将军的形象,与一旁书卷气浓厚的顺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她抱着孩子,站直了身体抬眼望着身边的高正宁:“高太医说能为大阿哥做手术,请问是否有具体的方案?”

  事实上,高正宁的内心也十分惶恐,当初他为了保下这孩子的性命,才夸下海口,说能解决孩子手指的问题。

  他十分清楚,现在的条件下,起码要等到孩子六岁后进行切除手术才算安全。

  幸亏他肤色黝黑,不然几人都能察觉他现在的脸色不好看了。

  “是这样。”高正宁开了口:“这并指分开术和多指切除术,最好是再孩子六岁后进行。若大阿哥要现在做,极有可能丧命。”

  当时他为了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也是将风险提前告知了顺治,这才导致顺治犹豫不决。

  孟婧听到这里,倒觉得这高正宁的严谨说辞与自己接受的现代医学教育十分相似。

  高正宁继续说:“并指需要分开再缝合,多指就需要surgical removal(手术移除)……”

  “高太医您刚刚说的是?”孟婧十分震惊,他怎么如此自然地就说出英文。

  高正宁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对,赶忙解释:“这是汤若望老师教我的洋文。”

  孟婧发现了其中的大问题,但她并没有当场戳穿高正宁,只是点点头说:“您继续。”

  太后和顺治只觉得他学习西洋医术,讲些洋文十分合理,等着他继续描述。

  然而他却停了下来,坤宁宫内又陷入了一片寂静。

  不是他没话说,而是这些话早就对太后和顺治说了一次又一次,太后顾全大局的急切,皇帝心疼孩子的忧愁他都能理解。

  可这两份心思的矛盾,将此事拖拉至今。

  孟婧本该十分为难,但历史已经给出了最佳答案。

  她抱着孩子又一次朝太后和皇上跪下。

  “妾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她颤声道。

  顺治担心她也逼迫自己,没有任何表示。

  太后则激动地让她起身:“快站起来说说你的主意。”

  孟婧艰难起身。

  一旁的高正宁帮忙扶了这妇人一把,看她将孩子抱得紧紧的动作,不知道的还以为怀里是她自己孩子呢。

  “太后与皇上仁慈,愿保大阿哥活命,倘若让大阿哥现在做手术,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之前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太后的脸顿时僵住,这孩子难道不支持自己现在处理?

  顺治那边面色却柔和下来几分,想听听她接下来会说什么。

  孟婧继续陈述:“大阿哥生母出身不高,又是天残,今后难以继承大统。不如向前朝宣布大阿哥夭折,然后将他送出宫抚养,到了合适的年级再进行手术。”

  太后紧张的情绪有所缓和,假宣死讯,将孩子送出宫,对皇室的颜面也并无影响。

  顺治也懂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但他依旧有些不舍:“可是皇子流落民间,终归不是好事。”

  众人都听出了他的犹豫,孟婧更是惊奇地瞧见他头上出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黄灯。

  他心动了!再劝劝有戏!

  孟婧乘胜追击道:“皇上,大阿哥天残,送到百姓家,在皇家的支持下过上自由自在的富足生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没有那么多烦恼,今后长命百岁也是大福气。”

  顺治又思索了一番,头上的灯逐渐变绿。

  高正宁此时也拱手劝道:“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六年后再去给大阿哥做手术,保证大阿哥今后与常人无异。”

  顺治面容舒展,似乎将事情都想通了,他转头面向太后:“皇额娘,儿子觉得皇后的主意不错,既能保住皇家的颜面,又能保住孩子的性命,不知皇额娘意下如何?”

  太后欣慰地笑了,然后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孩子你舍得就好。”

  孟婧掐指算了算,历史上牛钮报丧的那一天是正月三十,正好三个月大。